- 歌曲
- 时长
简介
来自英国伦敦东部的三人独立乐队Klaxons,在2006年以一曲Atlantis To Interzone成功获得独立乐界一致好评,自称为Nu Rave乐队的他们,将复古派跳舞概念成功的发挥在独立音乐上,2007年首张专辑Myths Of The Near Future受到电音界和独立界的一致嘉奖,甚至有电音大帝Paul Oakenfold亲自操刀为他们制作经典曲目It's Not Over Yet的全新版本,供他们翻唱。 来自英国伦敦东部的三人组Klaxons有Nu-Rave乐队之称。Nu-Rave不是传媒为Klaxons扣上的音乐标签,而是乐队为自己冠以的音乐风格名称。 在此举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原因:1. 他们想延续Rave音乐的态度;2. 免得传媒为他们乱扣帽子;3. 乐队不讳直言Nu-Rave之说法,其实是纯粹是搞搞噱头而已,即是说他们开创了一个新的音乐流派,他们就是Nu-Rave系的龙头大哥掌门人云云,你看不知几巴闭。 到底由Jamie Reynolds、Simon Taylor和James Righton三人所组成的Klaxons如何受到Rave的薰陶?他们可会是一支廿一世纪的Indie-Dance乐团吗?经过了Gravity’s Rainbow、Atlantic To Interzone、Magick和Golden Skans等单曲之后,在乐队的首张专辑Myths Of The Near Future里大家可以找到一个答案。 何为Rave?Rave是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在Acid House爆发后触发起的强大电子跳舞音乐运动,当年得以席捲英伦乐坛,大大小小的非法货仓派对(即正宗的Rave Party)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举行。 当年从Rave体系不但引伸出Techno Rave、Hardcore Rave(Jungle之前身),甚至连Indie音乐圈也遭受感染。像The Stone Roses、Happy Mondays、James等Madchester乐队,抑或Loaded时期的Primal Scream等等,都以Indie-Dance的音乐姿态跨界至Rave Scene。 那么以Nu-Rave自居的Klaxons会是试图将Indie-Dance的精神作薪火相传吗?那又不尽然。 之不过,虽然Jamie、Simon和James三人平均年龄才二十四岁,当Rave爆发之时,他们还是乳臭未乾的黄毛小子。但Nu-Rave之称,是他们要对那个跳舞音乐文化横扫英伦的年代作出追祟,更何况结他手Simon本身亦热衷跳舞音乐,听独立音乐之餘也会买Dance Nation合辑,蒲Happy Hardcore派对。 反而,Klaxons的最大目的,是要跟「后Libertines」世代的结他乐团作出抗衡,打造出赋予折衷性音乐精神的歌曲。毕竟主唱兼灵魂人物Jamie Reynolds曾在唱片店工作达八年之久,他的音乐聆听经验,亦得以引伸至在Klaxons身上。 他们起初曾先后分别在Angular Recording Corporation和Merok Records等独立厂牌旗下限量发表过Gravity’s Rainbow及Atlantic To Interzone这两张单曲,继而受到Polydor之青睞,正式加盟这所主流公司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