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inger Complete Piano Music

Grainger Complete Piano Music

  • 流派:Classical 古典
  • 语种:纯音乐
  • 发行时间:1997-11-18
  • 类型:录音室专辑
  • 歌曲
  • 歌手
  • 时长

Disc1

Disc2

Disc3

Disc4

Disc5

简介

澳大利亚出生的钢琴家、作曲家、以及萨克斯风演奏家帕西·葛仁杰(又译“葛莱哲”、“葛人杰”、“格兰杰”),1882年7月8日生于维多利亚布赖顿,因从小就不适应学校生活,母亲萝丝(Rose)便肩负起教育起葛仁杰的工作。1892年7月,十岁的葛仁杰首次在演奏会上露面。1895年5月,他随着母亲萝丝到德国法兰克福学习钢琴及作曲。在母亲的音乐教育下,一直声称自己不爱弹钢琴的葛仁杰以天才钢琴师的姿态进入乐坛。他先后在墨尔本与法兰克福求学,后又在柏林师从布索尼。1901年6月在伦敦首次举行独奏会;1902年在巴思首次演出音乐会上演奏了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1903年,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巡回演出。1906年,他在伦敦结识格里格,格里格非常赏识他的演奏,邀请他去挪威对其《a小调钢琴协奏曲》进行专门研究,后来他一直是这部作品的出色诠释者之一。另外,格里格使用民歌的手法影响了葛仁杰,使葛仁杰也开始收集、创作改编大量英国民歌,其中包括1905年在布里格举行的北林肯郡音乐赛会上收集的《布里格集市》Brigg Fair 。他为此曲所作的改编曲深得戴留斯的赞赏(后者的管弦乐狂想曲便是以这一曲调为基础而写成的)。戴留斯与葛仁杰成为莫逆之交。葛仁杰在纽约首次演出是1914年,其后便在美国安家。1919年入美国籍,任纽约大学音乐系主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葛仁杰的名气渐渐淡去,他开始作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演奏。因为不爱弹钢琴,他开始专注于作曲事业。 葛仁杰的作品以轻快而著名。虽然他的作品中以《牧羊人的呼唤》Shepherd's Hey 一类根据传统曲调而写的轻快乐曲最为著名,但像《沙洛·布朗》Shallow Brown 那样由民歌改编的合唱曲也是别出心裁而令人难忘,并得到布里顿的赞扬。他毕其一生从事试验探索,是一个颇为古怪而又十分活泼、很有鼓动性的人物。他精通俄语、挪威语、冰岛语等11种语言,但他不用意大利文在乐谱上批示速度等等,代之以口语化英文,如“稍微延缓一点点”(Linger very slightly) 、“渐渐把速度加快很多”(Quicker lots bit by bit) 等。在最后的几年,葛仁杰开始实现童年时“自由音乐”的构想。 早在1937年,他已为初创的电子乐器写作,他称之为“自由音乐”Free Music 。这是葛仁杰在11、12岁时,看到艾伯特公园之湖(Albert Park Lake)的水纹而激发的构想,到晚年时才逐渐实现。自由音乐强调节奏、调性的自由度,并重是旋律性。葛仁杰甚至使用一些机器,以产生出过去器乐演奏的民谣无法达到的流动感。在出版音乐前,他也会先用这些仪器听过。在这些机器中,最有名的仪器叫作“满山遍野”Hills and Dales 。葛仁杰的仪器制造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亦有使用光电池和电晶体。葛仁杰的“自由音乐机器”是现代电子合成器(Electric Synthesizer)的先驱。1961年2月20日,葛仁杰卒于纽约怀特普莱恩斯。 葛仁杰不仅以作为一位民谣采集学者著称,在以管乐合奏为媒介的创作上更是贡献非凡。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乐曲,其中也包括钢琴曲、管弦乐曲、以及大量改编自民歌和古典作品的曲子。他的重要作品诸如早期充满实验性的作品《第一山歌集》Hill Song No.1 (1902) 、《第二山歌集》Hill Song No.2 (1907/1947),在移民美国之後所创作对管乐合奏音响充满开拓性的《爱尔兰德里县小调》Irish Tune from County Derry (1918) 、《英国莫里斯舞小调“牧羊人的呼唤”》English Morris Dance Tune "Shepherd’s Hey" (1918) 、《移民之歌》Colonial Song (1918) 、《儿童进行曲“飞越高山远走高飞”》Children’s March “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 (1919) 、《岸上茉莉》Molly on the Shore (1920),以至于管乐曲目中经典中的经典《林肯郡的花束》Lincolnshire Posy (1937) 等,不仅将民歌和原创性完美的结合、赋予民歌新的生命力、在节拍及节奏上作出大胆创新却又合理的尝试(在作曲家来说这是为了忠实的呈现民歌原来的风貌),其和声及织理上的丰富细致以及旋律线之间精致的对位实是杰作,而在管乐合奏的音响及色彩上,更为后世开创出丰富的可能性。作为一位积极推广管乐合奏、并开发管乐种种新的可能性的作曲家,葛仁杰绝对具有里程碑的地位。 一、英国莫里斯舞小调“牧羊人的呼唤”Shepherd’s Hey 《牧羊人的呼唤》Shepherd’s Hey ,副标题为“英国莫里斯舞小调”English Morris Dance Tune ,是葛仁杰为纪念他最敬爱的格里格而作的《英国民间曲调集》British Folk-Music Settings 中的第四首。这首莫里斯舞小调由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为葛仁杰收集,是英格兰地区最为人熟知的民间小调之一。葛仁杰将其写成“简易小品”和“音乐会演奏曲”两个版本的钢琴作品,收入本曲集中的是音乐会演奏曲版本。G大调,4/4拍,曲子的开头标示“该曲子不适合用于跳莫里斯舞”,“大扩张和弦可用琶音的形式演奏”,并对踏板的使用提出严格遵循作曲家标示的要求。作品中对该曲调进行了四次变奏。 PS:莫里斯舞 Morris Dance ,其名称的来源,据说因为早期莫里斯舞者多为受当时基督教排斥的异教徒,为了避免受到宗教迫害所以把脸涂黑,而当时最受注目的一个黑脸舞者是莫尔人(Moors),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们的舞蹈叫“莫里斯舞”。不过,也有另一派说法是来自 Morisco 这个词,泛指十五、六世纪时欧洲地区乡村地区的舞蹈。莫里斯舞蹈演员在表演时要头戴民族帽,腿上缠着铃铛,手里还要不停的挥舞着手帕。因为年轻人觉得跳莫里斯舞会使他们很尴尬,于是其舞者数量大幅下降,英国莫里斯协会警告说,英国传统舞蹈莫里斯舞将会在20年之内“失传”。 二、爱尔兰德里小调 Irish Tune From County Derry 《爱尔兰德里小调》Irish Tune From County Derry ,为《英国民间曲调集》British Folk-Music Settings 中的第六首,主题由简·萝丝(Jane Ross)小姐收集,曲名不详。葛仁杰最先是于1902年将它改编成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直到1911年方改编成钢琴独奏曲。采用降E大调,4/4拍,自由但不过分的慢板。旋律委婉,令人感到辛酸。葛仁杰随后还将其改编成弦乐版,使其更广为流传。 三、岸上茉莉 Molly on the Shore 《岸上茉莉》Molly on the Shore ,是为纪念最敬爱的格里格而作的《英国民间曲调集》British Folk-Music Settings 中的第十九首。原为弦乐四重奏形式,作于1907年夏,作为呈现给母亲的生日礼物;于1914年改编成乐队演奏及小提琴与钢琴演奏版;于1918年4月改编成钢琴独奏曲。随后于1930年后还改编成萨克斯与钢琴演奏等形式。作品为G大调,4/4拍,快板。其主题来自由查尔斯·维利尔斯·斯坦福(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整理出版的《古老的爱尔兰音乐全集》The Complete Petrie Collection of Ancient Irish Music 中的第901首“慈云山”Temple Hill 和第902首“岸上茉莉”Molly on the Shore 两首科克的里尔舞小调(Cork Reel Tune)。 四、乡村花园 Country Gardens 《乡村花园》Country Gardens ,是为纪念最敬爱的格里格而作的《英国民间曲调集》British Folk-Music Settings 中的第二十二首。原为两支口笛和小乐队演奏形式,作于1908年;于1918年改编成钢琴独奏曲,作为呈现给母亲的生日礼物。随后于1946年修订。作品为降E大调,2/2拍,甚快板。其主题来自由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为葛仁杰收集的英格兰民间最为人熟知的一首“手绢舞”Handkerchief Dance 。 五、达荷美黑人步态舞 In Dahomey "Cakewalk Smasher" 《达荷美黑人步态舞》In Dahomey "Cakewalk Smasher" ,作于1903-1909年,题献给他的朋友拉狄波恩(W.G.Rathbone),但在葛仁杰生前一直都未出版,直到1987年该作手稿被发现后方出版。这首出色的、华丽的音乐会拉格泰姆为升F大调,4/4拍,其中充满了大量炫技的刮键和重击(Smasher)段落,其中采用了1902年在纽约上演的美国本土音乐喜剧《在达荷美》In Dahomey 中所出现的两段音乐素材,其一是由美国黑人作曲家韦尔·马里安·库克(Will Marion Cook, 1869-1944)所作的一首合唱曲“我的棕肤色女孩”Brown Skin Baby Mine ,另外则是由苏萨乐队的长号演奏家阿图尔·普瑞(Athur Pryor, 1870-1942)所作的拉格泰姆主题。这都反映出葛仁杰对美国黑人音乐的热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