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荣-六首无标题钢琴奏鸣曲全集

郭祖荣-六首无标题钢琴奏鸣曲全集

  • 流派:World Music 世界音乐
  • 语种:纯音乐
  • 发行时间:2021-07-14
  • 唱片公司:北京磁力国际传媒有限公司
  • 类型:录音室专辑

简介

郭祖荣 六首无标题钢琴奏鸣曲 第一钢琴奏鸣曲(1950.2.24) 1.Allegro 2.Adagio 3.Vivace 第二钢琴奏鸣曲(1950.4.2) 4.Allegretto 5.Andante 6.Andante-Allegro 第三钢琴奏鸣曲(1951.6.29) 7.Adagio-Allegro-Più mosso-Andante espressivo-Allegro 第四钢琴奏鸣曲(1952.10) 8.Andante espressivo-Allegro- Andante espressivo-Allegro-Andante espressivo-Allegro 9.Lento 第五钢琴奏鸣曲(1954.7.17) 10.Adagio-Allegro-Allegretto-Allegro-Allegretto-Allegro-Adagio 第九钢琴奏鸣曲(1960.3) 11.Allegro 12.Andante 13.Vivace 用音乐写成的日记——郭祖荣六首无标题钢琴奏鸣曲 若单看郭祖荣浩如烟海的手稿,我们会发现数量可观的钢琴奏鸣曲。它们形式多样,或完整或残缺,然而,作曲家本人承认和编号的却只有九首。除本唱片中的六首无标题外,另三首共同构成《故乡奏鸣曲》,其编号分别是第六、第七和第八。它们是完成于1954年4月2日至3日的《春在乌龙江畔》,完成于1955年7月的《故乡的夏天》及完成于1955年8月的《闽江你好》。 在写这九首奏鸣曲的1950-1960年之间,作曲家完成了至今为止全部70多部钢琴作品中的大半。这70多部作品中的绝大多数,至今仍处于少有人问津甚至知晓的状态。仅以这些奏鸣曲为例,2017年,钢琴家黄琳娜首演了《第三》和《第四》,接着便是我。2019年4月底我在福建开了三次郭祖荣钢琴奏鸣曲专场音乐会,演奏了这张唱片中的全部曲目。 文学上有一类作品如日记和信件,作者只信笔写来,写成后也不轻率示人。这类作品虽无刻意设计和修饰,但日后因其私密和真实,可能成为史料性艺术品。郭祖荣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颇类似此种情况:它们往往有日记和信件般精确的日期,往往记录作曲家当时的感受;它们通常不见涂改痕迹,写完后通常被搁置。多年后如果它们还存在,方有可能被翻出演奏。我认为这六首无标题奏鸣曲便是六篇作曲家青年时代有乐无字的日记。 第一奏鸣曲写于1950年初,其开国般磅礴之气势,似将要胀破三乐章和奏鸣曲式之常规结构。以第一乐章为例,整曲包括异常庞大的引子和尾声在内并无真正意义的舒缓;第二主题虽标meno mossso且开头力度为p,但其柱式和弦及很快变强的力度,均表明这里只是情绪推动的起点。“一九五零年新中国刚成立,政通人和,振奋人心,使我禁不住的激动,创作了这第一首钢琴奏鸣曲”, 这是2019年作曲家第一次听到这部作品的实际音响时(我的录音),记在乐谱上的几行字。第二乐章写于1950年春节将至。“在春节中写作此曲,更感到有种说不出的内心激动……人在乐中生存,乐在人心中萌生,其乐无穷也!”,作曲家边听录音边继续在乐谱上随心而写。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式,与第一乐章一样,这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舒缓。如此亢奋的音乐,虽未必符合一般听众的审美,却真实记录了22岁作曲家在那一历史时刻的激动。 同写于1950年的《E大调第二奏鸣曲》是作曲家的“田园”奏鸣曲,因就在一年前,他曾深度研究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甚至还阅读了歌德的中篇小说《田园交响曲》。关于这部三乐章奏鸣曲所记录的奇特的鼓山雨中游,作曲家这样写道: 不意在山上七日,皆是春雨绵绵,云雨终日飘荡山间。昔日的喝水岩树木森森,峭壁上有一道溪水,但水量极少,如今因为连日大雨,变得流水淙淙,如瀑布一般沿着十丈高的悬崖峡谷弯弯曲曲流向山下;林木也滴着雨水,甚是引人入胜。再到万松湾,以往只看到四万株针叶松铺天盖地,间夹着悬崖的摩刻,甚是幽深;但如今只见灰白色云雨从山下漂浮上来,穿过万松之中;这万株松树像是浮动飞舞于云雨中,似是入了仙境。这一切是以往晴朗的艳阳天来鼓山从未见过的景象,因此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仿佛重新认识了鼓山,也对“山色雨中添”这句古诗有了切身的体会。我原是对大自然情有独钟的,此时想到自己刚开始学写钢琴曲,这次鼓山之行是很好的题材;所以就在旅游回来后,于农历四月里创作了这首钢琴奏鸣曲。我选择E大调,是因为其调性色彩正好吻合了雨中青翠山林的色调。(《共剪西窗烛》) 写景的音乐,特别是跟家乡福建有关的景,是郭祖荣作品的重要一类。一方面,作曲家喜欢山水大自然,绘画功底亦相当不错(见唱片封面郭祖荣1948年的绘画作品《天地间》);另一方面,作曲家借景抒情,如《第二奏鸣曲》的言外之意是对和平生活的歌颂。 从1951年6月的单乐章《C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开始,郭祖荣终抛弃传统曲式,因其装不下他那可与青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相媲美的持续长久热力。当时作曲家客居上海,考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未果。在悲愤、无助和思乡中,他写下此作。该曲有三主题,其中第二主题来源于上海街头听到的西北吹打,第三主题来源于在上海老城区的临时住所中,在夏日的午后听到的孩童叫卖声(桂花赤豆粥)。“真像唱歌般优美”(《共剪西窗烛》) 虽可勉强套入奏鸣曲式,但连作曲家自己都认为,作品中段长达76小节的慢速部分更像是插入第一乐章的第二乐章。这一叙事性的慢速乐段,其核心的动机有两个,其一从第一主题的附点节奏幻化而来,似是作曲家自己, 其二便是第三主题“孩童的叫卖声”。 “自己”主题先出,满怀失落和彷徨,其后“叫卖声”主题闪现两次,遂与“自己”构成对位,似乎是叫卖声在提醒着年轻的郭祖荣,此刻自己正客居远离故乡的上海,而作为一个作曲家的前途到底如何,恐怕并不明朗。两个主题交织进行,构成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效果。终于,“自己”主题之下出现了连续进行的“上下求索”十六分音符,这种模式持续发展并达到高潮,似乎是作曲家想明白了,坚定了继续跟从自己内心愿望的信心。 1952年的《C大调第四奏鸣曲》只有快慢两乐章,是刻意而为之的“未完成”,其中原因也与作曲家当时遭遇相关。考上海音乐学院未果后,郭祖荣回到福建,于1952年春进入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习美术。不久音乐系成立,郭祖荣想转读而未被许可,便写了悲愤交加的第一乐章;第二乐章是他走向了田野,暂时缓解一下惆怅心情。幸运的是,第三乐章还未及写,问题就解决了,郭祖荣如愿转系。因此之故,此曲便结于第二乐章——这种“得”如愿转系之“意”而“忘”奏鸣曲之“形”的情况,体现了前文所说的日记性。 1954年郭祖荣大学毕业,将被分配去烟台一中做音乐老师。临出发前,当时我怕母亲难过,不敢告诉她实情,只说分配去上海,离家还算比较近。母亲似乎看出了什么,对我说家里的弟妹有她照顾,我不用担心,只顾着自己拼事业就好了。我很感激她对我音乐创作的支持。她又对我说:“姓郭的家里只剩你这根独苗了。我这一生,满天只看你这朵‘五彩云’,我有责任为你父亲把你培养成才。”这句我从小听到大的话,此时显得更感人了。(《共剪西窗烛》) 郭祖荣在此心情下写了充满忧思与彷徨的奏鸣曲引子,便迈上了火车。引子之后的第一主题是动力性的,右手的重复和弦象征隆隆开动的火车,左手不断向上攀行的十六分音符或可被看作是某种上进心,然而一次次劳而无获的模进转调让人不禁想到李亚伟的诗句“我们胸有成竹,离题万里”。这一切终于崩塌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下行跌至了谷底,随后出现也许是象征慈母及希望的第二主题。这个极具作曲家个性的主题始而柔美却积蓄着力量,最后化作光芒的尾声开头。长大而快速的尾声之后,彷徨的引子又出现了,最后作曲家以两个极强的和弦结束了这个单乐章奏鸣曲。而这里也是我的感觉与作曲家的说法产生分歧之处。按照作曲家的说法: 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表现我作为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很有荣誉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第一乐章完成后,我感到所要表达的意思都说完了,而且我的创作重心已经转向交响音乐,因此这就成为了单乐章的钢琴奏鸣曲。(《共剪西窗烛》) 可我认为,这个长大而快速的尾声始于光芒璀璨,最后却脚步凌乱,引子再现时,那彷徨而忧思并无改观,最后两个和弦更像是得不到答案的夺门而出。 《F宫调第九奏鸣曲》写于1960年,当时作曲家已回福建家乡,生活相对安定。在母校任教的他忙于编教材,并在教授民间音乐方面花去大量心力。他还将民间曲艺改写成音乐作品,既是创作,又是教学示范。这部小型奏鸣曲就是此类作品之一,所用素材据檀革胜考证,或来自豫剧《拷红》。1962年,郭祖荣又将此曲作进一步简化和改写,形成另一版本《奏鸣曲“五月歌”》。这一修订版得到了演出,而本唱片所录制的原版,当时仍“藏在深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多标题音乐、多喜庆、多大事、少个人私密情感。郭祖荣这六首奏鸣曲却无意中反其道而行。它们无标题,它们“放肆”抒写个人情感和悲剧——且《第三》《第四》两起“悲剧”仅为考学未果、转系受阻之个人“鸡毛蒜皮”。这些奏鸣曲在当时并不便为人所知,直到近几年才被作曲家从抽屉中拿出。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那颗执著于音乐的年轻心灵。它敏感、永不言败、智慧,在时代潮流中,一直发出无人听得到的清越之音。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些音乐日记也是个人视角的平民历史画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