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
- 时长
Disc1
Disc2
简介
马莉:两位同名艺术家的唯美演绎 在古希腊文化中,“美”即快乐,美被推崇到人道中的第一高度。这是古希腊人的集体潜意识诉求。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同样也追求朴素之美,人道之善,讲究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不同的地理维度,东西方两个文明古国,不约而同地唯美是信,相信“美”能塑铸伟大的人格、造就宁静、和谐的万物众生。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套“金色十四行”专辑,正是广州城两位同名同姓女艺术家的一次唯美追求,一次联袂原创奉献。两个马莉,以为是诗人画家马莉,一位是朗诵艺术家马莉,她们都爱美,爱美爱到了骨头里。 读者和听众,有福了。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诗人马莉就开始了她的诗歌唯美实践。2007年,著名诗人梁小斌在给马莉的诗歌授奖词中写道:“马莉诗歌从一块‘白手帕’的飘扬开始,直至抵达《金色十四行》……马莉诗歌精神里无处不在的纯净之光,终于演变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无限柔韧,并且如此多娇。”高度评价了马莉的诗歌劳动,足以让女诗人们自豪。 笔耕之余,勤劳而多才多艺的马莉还进行油画创作。近年,她在北京举办的“触·马莉中国当代诗人肖像画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浑然天成,在诗歌界和美术界引起很大的轰动。 马莉的诗歌才能、绘画成就和在全国的影响,母庸置疑。如果能将马莉曾在诗坛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代表性的“金色十四行”诗和部分优秀散文,通过配乐朗诵,配以其画作,印刷制作成专辑,用“音、诗、画”结合的形式加以表现并传播,应该是文化界一件很有意义的原创“文化事件”。这种原创“文华活”,正是太平洋影音公司一贯的追求。 基于这种初步考虑,那么,接下来,该由谁来给马莉沉默的“十四行”插上一对会飞的声音翅膀,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紧张的劳动之余,轻轻松松就可以从听觉上获得高耸于象牙塔尖的艺术种类——诗歌的审美享受,就变得尤为紧要。答案很快出现:马莉。多么幸运!广州城还有另一个马莉,朗诵艺术家马莉。仿佛是一种机缘巧合,马莉的诗歌,将由另一个同名同姓同城的马莉来演绎。 朗诵家马莉,是广东电台资深节目主持人,自觉追求朗诵艺术多年,其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充满母性慈爱情怀的声音魅力,在业内和听众心目中,早已留下良好的口碑。 两个马莉相识已久,彼此之间的理解和默契,旁人难以替代。在数次诗歌公开朗诵活动和节目主持中,朗诵家马莉的朗诵,均得到诗人马莉的高度赞赏。 世上,实在是没有比这种结合更好地结合了。 在专辑的后期制作上,我们着力强调了音乐的画面感,并像电影艺术那样,配以特别的音效,力求烘托出朗诵者所描绘的诗意场景,将“美丽抒情”发挥到极致。 我们希望有这样一种传播效果:当您轻松播放这张精心制作的原创专辑时,在耳畔萦绕着动听的诗意吟诵的同时,在眼前浮现出绝美的情感画境的同时,内心深处,顿时充满被“美”征服的庄严、宁静和愉悦。这是两位“马莉”想要的唯美追求,也正是我们出版这套专辑的初衷。 画家诗人-马莉: 当代著名女诗人,画家。出生于广东湛江。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78年开始发表诗作。1997年假如中国作协。著有诗集:《金色十四行》、《白手帕》、《杯子与手》;散文集:《词语的个人历史》、《怀念的立场》、《温柔的坚守》、《夜间的事物》等。作品多次在《大家》、《人民文学》、《当代》等国内一流文学杂志发表,并被多种诗歌选本及海外诗刊选载。2003年,马莉获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2007年获首届中国新经典诗歌奖。 文学活动之外,马莉在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1991年在“广州艺术家画廊”举办《诗人马莉画展》。2007年参加“首届中国现代诗画大展”。 2011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触·马莉中国当代肖像画展》。马莉的诗人肖像画影响甚大,主要作品被台湾中国时报·旺报副刊连载,被“今天”网站隆重推荐。 相关链接: 2007年,著名诗人梁小斌在马里获得“首届中国新经典诗歌奖”颁奖会上宣读授奖词: “诗人马莉是我们这个躁动岁月里安静写作的典范。马莉诗歌从一块‘白手帕’的飘扬开始,直至抵达《金色十四行》,其全部凝望均表达了天下经典诗歌的一个基本奥妙,这就是:在一定的尺寸上燃烧。马莉的贡献在于她把当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提升到一个智性的高度,而令世人瞩目。马莉的诗歌恢复了中国当代女性词人的典雅传统,这个典雅来之不易,几乎要被暴戾撕碎。马莉诗歌精神里无处不在的纯净之光,终于演变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的一个重要母题。马莉的诗歌尺度字给自足,无限柔韧,并且如此多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光芒,并不需要光芒的照耀’我们完全赞同。” 朗诵家-马莉: 广东电台音乐之声资深节目主持人,朗诵艺术家,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高等师范金话筒奖获得者,曾获“全国百优主持人”称号。 其主持的《音乐水晶宫》、《星空下的小夜曲》和《美丽早餐》等,均是音乐之声的品牌节目;主持和编辑制作的音乐专题节目,曾多次获得全国及广东省的政府一等奖。 除擅长主持音乐节目外,马莉还擅长朗诵,曾参加广东省多个大型朗诵活动,深受专业人士赞赏和听众喜爱。 留下能听的诗,是诗人之福 诗人马莉 几年前,北京诗友为我筹划了一场“金色十四行”诗歌朗诵会。他们特地请来高校朗诵团,也有诗友自告奋勇,即兴上台朗诵,会后,问我是否满意。 说老实话,我很满意。有人出钱出力,为诗人举办朗诵专场,在一个诗意褪色的年代,还有什么比这更让诗人感到欣慰的呢?但老实说,我又很不满意——舞台上的朗诵腔,离我的诗,离我要的“能听的诗”,很远,很远。 我的诗难道真的那么难理解、那么难朗诵吗? 我心存遗憾。 之后,有朋友安慰我说,“马莉呀,你的诗太唯美,太不通俗,画面大于声音,不好朗诵呢!” 就这样,多年来,我的诗在“寂寞”中沉睡,难以找到知性的“声音”。 2011年清明,一个极偶然的机会,仿佛天意眷顾,在广州古村落小洲的一次朗诵会上,一位朗诵家出现在我眼前。她也叫马莉,居然和我同名同姓!关于她的一切,我当时一无所知。她当场朗诵了我写的纪念父亲的诗。没有配乐,没有豪华的演出阵容,所有的人都在用心倾听;有时,朗诵家停顿的间隙,毫不夸张,古老的屋子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朗诵在全场突然爆发的热烈掌声中轻轻结束。台下的我,极力忍住流泪的冲动。那一刻,在潮湿微寒的古村小洲,彼马莉把此马莉的心,完全地读懂了。 一年多来,彼此的交往,理解和默契,朗诵家马莉似乎做出了一切可能的努力:她要把诗人马莉的诗,从可读变成可听。这个大胆的设想令我激动,如同为我的诗插上一对会飞的声音翅膀,伴着音乐飞,飞向远方。 感谢朗诵家马莉,她做到了她想要做的事:她的朗诵,诚实而稳重,情感真挚,自然,完全没有舞台上的那种“朗诵腔”;感谢太平洋影音公司,在人心浮躁的世态,还能制作这样一张专辑:留下能听的诗,是诗人多么大的福气! 现在,就让我们一道,竖起耳朵,听。 2012年10月11日北京宋庄 让诗意回到吟咏的原点 DJ 马莉 “坐下来吧,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人类寻找光的故事……” 这是诗人马莉寻找诗歌的故事。这故事,遥远又亲切,仿佛是对着恋 人轻轻诉说——一个共同经历过的、满布伤痕的故事。 从这个故事开始,我们进入诗人那一个个神秘的梦幻之旅。据说,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时的号子,那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吟咏。三四千年过去了,走到今天,诗歌已发生很大变化,但诗意的 吟咏和抒情,却从不曾消退。 与我同名的马莉,是广东诗坛的“大姐大”,她的诗,意象庞杂,哲理丰富,跳跃性大,画面感强。朗诵她的作品,有时会缠绵伤感,有时要固执任性,有时需柔情浪漫,有时还得果敢坚定;有时,我就是叙述者,有时,我又或化身为诗境中所描绘的那个人。在含蓄内敛,不动声色,接近说话般的叙述与描绘,如同歌者表达内心深处情感,用最难演唱的“弱声”去歌唱一般时,余音未了,突然,其内在张力,一个突兀,和前面截然不同的变化句式,又猛烈要求吟诵着在声音上做出快速反应…… 无疑,这对我是一场考验。 录制的过程,既是创作,也是享受。每当一首诗新录出来,我都会倾听诗人及责任编辑的意见,不断地推到重录,直到他们认可了,自己也满意为止。那种创造和劳作,仿佛自家养的一朵花儿,在我猝不及防时悄然绽放,其幸福和快乐的感觉,真是无以言表。 对于诗人,我总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如果我的朗诵能在“让诗歌回到吟咏的原点”方面,起到些微的推广效果,并能唤醒每个听众 心中都有的残存的诗意,那将是我莫大的欣慰! 感谢太平洋影音公司,在这样一个浮躁时代,给了“马莉”一次尝试创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