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少妮瑶.久分勒分」 ,她是来自屏东牡丹乡麻里巴(东源村)的排湾族歌手;她也是台湾第一个打破专属男性传统,学习口、鼻笛的女性。 投入研究排湾族音乐超过20年之久,基于传承音乐文化使命、执着对于传统民谣乐器之研究,在2011年,屏东县政府将她列为屏东县传统艺术排湾族口、鼻笛传艺师,她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且最年轻的女性,在她大学时所写的论文《排湾族双管口笛、双管鼻笛风华》,更成为台湾第一本排湾族口、鼻笛的主要教科书。她并将她对排湾族音乐及口、鼻笛的熟捻,巧妙的将它融入她的歌曲创作之中。2007年独立制作的(NASI 生命)专辑;及2011年(听女人声音)专辑,也都入围隔年金曲奖最佳原住民歌手、最佳原住民专辑奖的肯定! 五六零年代,是少妮瑶儿时的年代,也是你我熟知的「群星会」时代。生活在原乡部落青年的记忆,在那个原住民劳动力的年代,部落青年远离家乡,受雇上山看管林地,或是走入到都市投入矿业、远洋渔业及工厂等劳力工作。由于在林班工作的苦,都市工地工作的心酸,在外工作的青年只能藉由唱歌来抒发,以唱歌的方式反应生活情境、流浪心声及情歌的歌曲。例如:寂静的夜里,我心中的小秘密,相等,都是大家耳熟能想的歌曲。这些歌大部分都是集体创作而来,而且大多是情歌。传唱时,每个人会因个人心境差异而加入不同的元素,所以有时会出现几个不同族群的旋律混在一起,而且还混合了当时的国语流行歌及东洋音乐旋律,并融合的原住民歌谣,且大多是以Am的曲调。 原住民歌谣随着工作型态不同,辗转从部落流传到林班迁徙到都市,随着场域即兴演唱编写,以音乐的模式展现当时原住民族在台湾的社会实况,社会现象,面对诸多情事各个议题当作表达的方式手法,亦是承继传统原住民族祖先「叙事吟唱曲式」的精神。 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属于部落长辈和耆老们共同的回忆仍在部落里不断扰动好像他们「从未离开」。「从未离开」意即过去、现在、山林、都市…故乡从未自心中离开。藉由重新诠释歌曲,重现这种以音乐方式表现的意境来彼此安慰,并将内蕴的信仰反省与关怀,乃原住民文化之于民国50到60年代的特殊性,属于部落长辈和耆老们共同的回忆。 2015少妮瑶的第三张专辑「从未离开」以50至60年代的山地林班及都市林班歌曲为主,将选择七首经典的原住民老式情歌及三首创作民谣,内容涵盖对家乡的思念、情歌、以及生活的苦闷等。歌曲除了保留原来的中文歌词,并将之编词填入情境式排湾族语,一并呈现于专辑中。如此,忠实呈现当代情况下的音乐故事,藉由重新编曲传唱,继续流传优美的排湾经典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