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尔达芙妮与克罗埃.波莱罗

拉威尔达芙妮与克罗埃.波莱罗

简介

达芙妮与克罗埃的舞剧配乐,受当时俄罗斯舞剧团团长贾吉列夫委托,作于1909年。全部配乐共分成三部分:   1.在牧神与森林女神的祭坛前。在序奏达夫妮的主题后,有一段在祭坛前跳的宗教舞蹈,达夫妮与克洛埃上场,年轻女孩围着达夫妮,年轻男孩围着克洛埃,发展成全体的舞蹈。达夫妮拦住了放牛的多尔根,阻挠他追求克洛埃。在小提琴演奏的克洛埃主题下,为争取到她的吻,多尔根与达夫妮以跳舞决胜负。先是多尔根,后是达夫妮的舞蹈,克洛埃给达夫妮以吻后,与少女们一起退场。达夫妮思念克洛埃,此时柳赛恩想诱惑达夫妮,跳起妖冶的面纱舞。海盗主题出现,达夫妮担忧克洛埃,下场去寻找。而克洛埃上场,在祭坛前被海盗劫走。达夫妮回来见到克洛埃掉在地上的鞋,悲恸欲绝。在夜曲中,3个森林女神上场跳神秘的舞蹈,把达夫妮救醒,要他向牧神求助。达夫妮见到牧神显灵而匍匐在地。无伴奏台唱构成间奏曲。   2.海盗布立亚克西斯的营地。海盗们跳粗犷的战斗舞蹈,克洛埃一面向着首领布立亚克西斯求情,一面准备逃跑。但逃跑失败,牧神们上场,大地裂开,出现巨大的牧神幻影,海盗们四散奔走。   3.与第一部分相同,祭坛,舞台后传来合唱,天快亮了,在小鸟歌唱中有牧羊人的笛声。达夫妮与克洛埃相逢而悲喜交集。老牧羊人拉蒙告诉他们,牧神是因为想到自己的爱人西朗克斯,才救了克洛埃。于是达夫妮与克洛埃为牧神表达爱情的牧笛感动而投入他的怀抱。在祭坛前,达夫妮发出爱的誓盟,在赞颂牧神的欢呼声中,年轻的男孩女孩起兴高采烈地跳狂欢舞而结束。   拉威尔这样谈及他的创作意图:“我的意图是构成一幅大规模的音乐性壁画。除了具古拙趣味外,几乎接近18世纪末法国画家表现的绘画趣味,也忠实于希腊梦想。此作以极严格的调性计划为基础,其发展是为确保作品能雷同于交响曲,所以才由少数动机构成。”   波莱罗舞曲创作于1928年。此作品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本曲是拉威尔受著名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委托而作。民间舞蹈风格的旋律是这部作品的基础。"波莱罗"原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响板击打节奏来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间部和再现部构成。但拉威尔所作的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莱罗"的标题,实际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   这部舞曲非常特殊,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不变;   2、主题及答句同样地反复九次,既不展开也不变奏;   3、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转调;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5、舞曲自始至终只有渐强的变化。   舞曲开始,由小鼓和中提琴、大提琴的拨弦来表现"波莱罗"的节奏(铃鼓自始至终打着相同的节奏)。这种节奏持续四小节之后,从第五小节开始出现了第一主题,这个主题依次在长笛、单簧管等乐器上展开,音乐富有生气,给人以明朗、安静的感觉。乐曲的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黯淡的答句,在第一主题重复两次之后进入,这一部分也是由两段组成,中间还使用了几个变化音。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穿插重复进行,没有展开和变奏,只是不断地更换乐器,音乐的力度也逐渐加强。全曲中,这种反复共进行了九次。这里选用的是音乐后半段呈现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音乐的结尾以转调和乐队的全奏达到高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