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德

隐德

  • 流派:Pop 流行
  • 语种:纯音乐 国语
  • 发行时间:2018-08-29
  • 唱片公司:京文唱片
  • 类型:录音室专辑

简介

《隐德》是“琴弹圣手”魏胜宝第三张个人古琴专辑。这张专辑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曲目均出自于古琴谱,其中同名曲《隐德》由魏胜宝亲自打谱。9首作品中既有短小精致的小曲《良宵引》、《神人畅》、又有传统大操《广陵散》、《乌夜啼》等。 专辑中所有的曲目均为古琴独奏曲,录音质量非常高,弹奏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均清晰的呈现,这些细节将古琴衬托的更加富有魅力,也让听者惊叹于魏胜宝的演奏技巧之纯熟。 古琴的声音让人心里平静,而《隐德》这张专辑所演绎的古曲还充满了意境,开篇后的寥寥几个音符,就讲听者带入到乐曲的世界中。 1《隐德》据《西麓堂琴统》 魏胜宝打谱 《重修真传琴谱》云:“是曲不知何人所作”。毛仲翁补云:“昔在太朴之世,志士仁人抱不世之才,怀高洁之气,或隐于岩壑,或居于市尘,被褐怀琛,以养浩然之气,不为人知。故曰,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而通乎神明而诉己之志。噫,其不仕之心,斯其人,斯其德矣”。 琴曲意境清幽淡雅,表现了君子抱长才而安然隐居于青山绿水之间,种竹抚琴的高洁超脱情怀。正所谓:“琴书眞有味。性犹湍,今将已,浩然气善养也方为美”。 2.《良宵引》据《五知斋琴谱》 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所谓“引”,是一种文体名,如序而稍为短简。在音乐中,它是乐曲体裁之一,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曲风,有序奏之意。《琴学初津》后记中曰:“是曲虽小,而义有余”、 “其中吟猱绰注,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洵美曲也”。 乐曲结构精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是小曲之中的精品。在表现意境上,冰轮初上,静谧星稀,含缥缈凌云之致;曲调平淡、细腻,有中正平和之感。万籁俱寂的秋夜,闲庭信步,清风入弦,绝去尘嚣,而令人神往。 3 《湘江怨》据《琴书大全》 又名《湘妃怨》,汉族古琴名曲,最早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琴家谢琳撰辑的《太古遗音》里。虽然是明代才收录的曲谱,但是原曲本身可追溯到五代时期。乐曲描写了舜帝南巡狩猎驾崩后,娥皇、女瑛二妃以泪洒竹思念先帝的情景。后二妃离世于湘江化身为成湘水神女,故名“湘妃”,青竹因她们哭泣留下点点泪斑,也被后人称为“湘妃竹”。 《琴书大全》中琴歌有云:“落花落叶乱纷纷,终日思君不见君。肠断断肠肠欲断,泪痕痕上更添痕”、“湘江湘水碧澄澄,未抵相思一半深。每向梦中相见后,令人不觉痛伤心”。 4.《神人畅》据《神人畅》 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六朝时期谢希逸所著《琴论》中曰:“《神人畅》,唐尧所作。尧弹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即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整曲仅用到一至五弦,音调古朴粗犷,并运用了“徽外”声,上、下两准各用一声,谓之“神授声”。泛音部分清莹透亮,用它表现神,并通过一种倾诉性语言似的旋律,描述了神对人博大而宽宏的情感。全曲节奏铿锵,淳朴自然的原始祭神舞蹈的节奏使得曲风苍古雄健,如江河行地、似日月经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天人合一”观念在此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平沙落雁》据《琴门入学》 又名《雁落平沙》,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平沙落雁”乃著名的 “潇湘八景”之一,琴曲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畔白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天边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于沙上,仰首与空中的雁儿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落下飞去。远望去,沙岸、水波、雁群,都渐渐湮没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 琴曲以空灵的泛音伴以舒缓的节奏开始,描绘了湖边苍茫宁静的暮色,随后旋律转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充满了生机和欢跃,最后又复归于和谐恬静中。整体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古琴的泛音、滑音等特有技法的运用,使得乐韵更加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 《欸乃》据《天文阁琴统》 存谱初见于明代汪芝辑《西麓堂琴统》,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此曲乃据唐柳宗元的著名七言古诗《渔翁》所作,原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欸乃”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琴曲曲调流畅自然,琴韵悠长,意境深远空灵。欸乃无心,方显山水之绿,真意难得,置身喧杂污浊外,天地之清幽尽现无遗。表现了古代文人隐逸山水、寄情自然的特有情趣。 7. 《忆故人》据《今虞琴刊》 又名《山中思故人》、《空山忆故人》,载于《今虞琴刊》,相传是蔡邕所作的古琴曲,曲谱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得其父所传。全曲共六段,以泛音开头,清新飘逸,使人如处空山幽谷的宁静之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随后则以缓慢沉稳的节奏、绵绵不绝的琴音抒发了深切的回忆与追思,缠绵悱恻的曲调也表现了与故人相会无期的凄清孤寂,催人泪下。 8.《乌夜啼》据《神奇秘谱》 原为南北朝时期表现爱情题材的西曲。唐代的软舞、清商西曲、宋代的词牌、元代的曲牌及后世昆曲中均有此曲。谱中“反哺”、“争巢”等文字,表明琴曲是描写慈乌与雏鸟的活动情景。曲名中“乌”指的是慈乌,即寒鸦,而非乌鸦。 《神奇秘谱》解题引《唐书-乐志》宋临川王刘义庆作曲之说:因受皇帝疑忌,刘义庆担心将有大祸临头,而他的姬妾听到寒鸦夜啼,告知将获赦,后来果然应验,遂作此曲。另有唐代李勉《琴说》中说:后汉何宴的女儿听到寒鸦啼声,认为是被囚禁的父亲将得释,遂作此曲。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封建阶层之间的互相倾轧,以及以乌夜啼作为喜事征兆,来表达他们渴求自由的愿望。故 “乌夜啼,好事近”之题解。 9.《广陵散》据《神奇秘谱》 又名《广陵止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又重新进行了整理。 《琴操》中记载: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自己毁容而死。《史记》中则言为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睚眦之怨,严仲子闻聂政之名,聂政以母在,不从;母死丧毕,聂政怀之,遂报严仲子,刺韩相侠累,自己毁容以不连累亲友,韩人暴尸街头,无人识;其姊闻之,以为乃其弟,赴认之,大哭而死。又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为司马昭所害。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旋律慷慨激昂、气势宏伟,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不畏强势的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隐德》中的每一首作品都有着其深厚的的历史背景,一整张专辑听下来不光是欣赏了几十分钟的古琴,也让你的意识伴随着演奏者的琴声穿梭于古今。 《隐德》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精品古琴专辑,喜爱古琴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更多]

此歌手的其他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