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张专辑以《绕.境 Twisting Roots》为主题,将来自美国的爵士大乐团声响、台湾土地的声音这两种不同土地文化背景的音乐、乐器与歌谣揉合再生,在音乐风格上持续交织与互动,创造新的独特音乐与声响。 以「绕」作为音乐交织概念、「境」代表土地性与文化性:代表创生于不同文化、并在这块土地各自发展茁壮的踢霹欧爵士大乐团与台湾传统器乐 / 曲调共同交织、环绕与揉合出新的声响质地与听觉感受。而「Twisting Roots」──交错缭绕的根──将庞杂丰富的文化背景所孕育出的音乐类型揉合、再创,梳理出新的音乐类型与独特的土地音乐风貌,「土生」自个别文化背景,融合后「土长」出风格与审美独特的台湾混声。 01移动肖像(Matt Fullen) 还记得那年我买了单程机票,只身飞越太平洋,来到在这片我称之为家的土地上。自此之后,我的生命中’’有两个家──美丽的岛屿台湾,以及被山峦所环抱的科罗拉多。我非常想念在美国的家人,特别是姊姊Liz看着家庭相簿的画面,总是栩栩如生的印在我脑中。后来这首歌收录在2020年我的首张创作爵士专辑 “Don’t Get Too Comfortable” 之中。 加入了TPO乐团之后,我写了一封讯息给Alan Ferber,请他聆听专辑,好奇他是否有兴趣将其中一首作品改编给大乐团。Alan回复说他很喜欢《移动肖像》,且是非常适合大乐团的作品。对我来说,当初请Alan重新编曲是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但没想到Alan将这首曲子带到一个我从没想象过的境界。我非常荣幸能和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一起演奏,给予音乐许多不同的样貌,而这现在首歌不只表达了对于家人的爱和思念,更升华成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02好客戏(黄博裕) 原作曲者萧诗伟当初创作时,希望能将心中的客家歌印象描绘出来而创造了《好客戏》,歌曲活泼有朝气,描述客家人日常与生命力! 在演奏上,这首《好客戏》给我的想象是:客家人好客以及团结的精神。中段与乐队对句呼应,像是客家庄中村民茶余饭后,在树下泡茶聊天。乐曲节奏轻快,演奏上我尝试用富有渲染力的唢吶声与爵士大乐团碰撞出不一样的听感,希望听众听完能对唢吶有更多共鸣。 03港都夜雨(谢智扬、刘士瑜) 这首经典的台语歌《港都夜雨》,从编曲的角度来说,已经有许多改编的版本,所以在编这首歌的时候,试着想跳脱出之前版本的框架。刚好那时候Jim跟我分享了一些我们都很喜爱的编曲家Maria Schneider的一张专辑。Maria Schneider是很擅长用音符描绘画面的人。听她的音乐时,让我想试着用音乐表现出作曲家杨三郎创作时背景,也就是多雨的基隆。乐曲开头的一阵一阵钢琴声,就是我对细雨渺渺基隆港的想象。虽然我好像几乎没有去过基隆,但透过杨三郎的曲,让我感受到也许是雨都特有的忧郁情怀,又或者是港都的离别情愁。另外一个Maria Schneider给我的灵感就是,透过乐器层次的堆栈,可以让原本简单的乐思慢慢的演变演化。虽然以铜管为主的大乐团,给人一种壮大的感觉,但是因为中国笛的关系,得以再添加一些东方式的温柔婉约。 在演奏上,这个《港都夜雨》大乐团与中国笛的版本,其画面与情境感很强烈。为创造不同的情绪与层次,主题选用大笛作为主奏,在大乐团的色彩下搭配大笛的润泽细腻的音色,产生了特殊的对比与音响效果。即兴段落首先是中国笛以独有的传统语汇,在音乐中创造类似水墨画的意境,接着小号的演奏让气候产生阴晴转变、捉摸不定的氛围,进到吉他的即兴段落让整个天候进入近乎雷雨的状态,三件独奏乐器分别描绘了不同的雨天情景,直到乐曲的最后,像是畅快地淋了一场雨后,静静地消失在夜里。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一场雨。 04优雅如你(Matt Fullen) 这首乐曲(原名为《看顾》)是2020年11月Zy The Way中庸乐团所创作的,当时全世界都陷于新冠疫情的水深火热中,感谢台湾的防疫措施让我们还能继续日常生活。 「诗经计划」是我与中庸乐团共同的重要创作,以流行、爵士的曲风,来诠释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学作品《诗经》。诗经中的篇章,多为西周至春秋时代的诗歌,据说由孔子编纂集大成。里头讲述民间的日常、人情与社会现况,而三千年后的我们依然有着深刻的共鸣。身为一个与诗经相异文化背景的美国人,音乐灵感的来源至今是个谜,唯一知道的是,我用我自己的人生经验来与之共舞,从中获得诠释养份。 《优雅如你》取自诗经中的「丰」篇,中庸乐团的是有歌手演绎,并加入了台语歌词的版本。这首诗集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一份「殷殷期盼」的爱:女孩每日在街角,等待见到爱人的雀跃与紧张,和现代人的爱情故事仍然非常相似。 2022年,优秀的音乐家Alan Ferber将这首作品改编给踢霹欧爵士大乐团,在Alan忠于原创的编曲诠释下,协同助理Arnie Sainze,保留《优雅如你》的灵魂、同时给与其新面貌,成为一个精彩的大乐团的版本。 05天公落水(陈依芳) 天公落水是客家民谣,原曲在诉说男女在河畔相遇,心中产生了欣赏的情愫,却又害羞只能放在心上的心情。感谢团长Jim非常尊重传统乐器本身的语法,让我能够用二胡表现技巧及音乐语言,完全做自己、自如的表现二胡特色于此曲中,和大乐团形成了相异特色、却能平衡共存的画面。 一开始很不适应重新编曲后的节奏律动,不稳定性的大量后半拍,如同人生要跨出舒适圈时的那分不安定感,但是,经过长时间去感受那份新的律动,慢慢可以体会到它新颖的能量,走出舒适圈去享受它,为自己的音乐世界增添了全新色彩,这份收获很美好! 融合不同乐种呈现新的样貌,是很棒的方式,突破及创新让我在这次的合作中玩得很开心,用二胡时而说着自己的语言、时而说着他人的语言,每个人用着自己的乐器在音乐中互相交流,最终产生了属于我们彼此最独特的音乐。在突破过程中彼此磨合至协调、彼此聆听至支持,共同齐力把每个自己发挥极致,相信大家听了一定会喜欢。 06哭诉(少妮瑶 Sauniaw.Tjuveljevelj) 《哭诉》主要是在丧礼中以哭歌泣诉亡者,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曲调哀伤、尾音拉长并颤抖、与笛声并列为排湾族两个重要又特殊、用以呈现哀思情感的声音。演奏上绵密的音频线条是内在极致情感具现,表现出排湾族人内敛民族性格。 音乐如同语言一般,在发展和演进中依旧保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无论在演唱或演奏,我认为即兴是整首曲灵魂,以即兴的演奏手法贯穿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使两者不同风格的音乐找出密合共融之处,迸出多元风格的哭诉,超越空间、节奏、旋律、情感,给予人想象无限宽广! 在编曲上能感受到保有维护传统音乐之决心,使音乐情感更具丰富。经过这次合作,对爵士音乐有所改观,尤其对编曲上突破了我所认为的样貌,由衷感谢编曲者,传统音乐与爵士乐,共同谱出美丽多采多姿的乐章。 过去当鼻笛声在部落响起,所有人的心都会被揪起,说者「na talimuzaw a ku varung(我的心啊!跟着它共鸣者)」。鼻笛正是因为用鼻息来吹奏,更能接近内心深处,传达灵魂的悸动。希望听者像过去的感受一样,也会很揪心的说「na talimuzaw aku varung!」,对土地、大自然、文化共鸣,并在这段音乐历程中,感受到人的生命价值意义。